时间:2019-01-04 浏览:3526
董丽丽,安徽砀山人,1980年12月生。理学硕士,副教授。
Li-li Dong, Associate Professor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
39# Xihai Road, Tunxi, Huangshan, Anhui,
245041 China
E-mail: lilidong@hsu.edu.cn
社会兼职:
安徽省评标专家。
教育经历:
1999-2003,安徽师范大学 生物技术专业
2003-2006 ,安徽师范大学 动物学专业
专业方向:
浮游生物生理生态学
环境污染检测与保护
主讲课程:
环境生物学
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
科研课题:
2010-2012,主持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活饵料生物—轮虫的培养条件研究(2010SQRL168)
2016-2018主持省质量工程项目: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多维生物集团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5sjjd022)
2018-2019主持横向课题:黄山经济开发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调查第三方服务
2018-2019参与横向课题:黄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调查第三方服务
2017-201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酸雨调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以新安江流域为例(31600317)
2016-2017: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点(非遗基地),徽州古村落水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水质状况监测(SK2016A0885)
2015-2017,参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酸雨对新安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光合生理的影响(1508085QC67)
2011-201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拉萨岩蜥和吴氏岩蜥的系统关系及亲缘地理学研究(NSFC31060280).
2011-2013: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评价体系构建(KJ2011B166)
2008-2010: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草坪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其主要害虫综合防治(KJ2008B232)
2014-2015 参编安徽省规划教材《环境生物学》
论 文:
董丽丽, 杨景伟, 岑梓龙, 黄松. 2012, 斜生栅藻密度对新安江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31(1):124-130.
董丽丽, 席贻龙, 张雷. 2009, 食物密度对镜湖萼花臂尾轮虫不同克隆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370-375.
董丽丽, 席贻龙, 张雷. 2007, 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不同克隆的生活史特征.水生生物学报, 31(5):611-617
董丽丽, 马晓龙, 谢文祥, 汤玉鑫. 2014, 新安江水域屯溪段水质监测与初步评价. 宜春学院学报, 36(12):98-100.
董丽丽, 王池文. 2012, 新安江水域(屯溪段)轮虫的种群增长研究. 生物学杂志, 29(3):16-19.
董丽丽, 谢力慧. 2012, 不同温度下新安江水域(屯溪段)轮虫种群动态研究. 生态科学, 31(2):187-191. 董丽丽, 陈向阳. 2010, 茶园害虫茶树绿鳞象甲空间分布型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3):74-76.
董丽丽,柏晓辉,胡晓倩, 毕淑峰, 胡长玉. 2017,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学报, 14(3):135-137.
董丽丽,胡晓倩. 2015, 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细胞工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4(3):81-84.
董丽丽. 2014, 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学报, 16(3):134-136.
董丽丽. 2012,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排行榜学报, 14(3):134-136.
Yi-Long Xi, Li-Li Dong, Ya-Li Ge, Gui-Yun Liu. 2004, Resting egg production of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Rotifera) at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19(4): 567-573 李伟,杨雨玲,董丽丽,黄松,王金币,刘家凯,方杰,陆术伟,高心明,韩兴. 2016. 短期酸化对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报,11(6):313-322.
李伟,杨雨玲,黄松,董丽丽,潘健,李亚鹤,周月,高坤山. 2015, 产毒与不产毒铜绿微囊藻对模拟酸雨及紫外辐射的生理响应. 生态学报, 35(23):7615-7624.
获奖情况:
2007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